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政务 > 行业要闻

唐山:凝聚改革发展新动力 争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时间:2023-06-09 09:27:14  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作者:促进网
       近年来,唐山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跟大势、紧扣大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省委书记倪岳峰提出的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五大环境的具体要求,科学部署、狠抓落实,全面助力唐山高质量发展。
  一、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推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一是简政放权,提供“源头水”。以县域经济建设需求为引领,采取市级“端菜”与县级“点菜”相结合的形式,积极稳妥向县(市、区)下放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权限231项,160项服务事项入乡、34项服务事项入村,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流程再造,绘制“参考图”。制定出台《唐山市行政审批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唐山市行政审批局“一事一权”清单》,对487项审批事项实施了流程再造,优化运行模式,明晰职责权限,严格照单履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三是全域通办,激发“活力值”。打破地域限制,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和“全市域通办”,拓宽办理渠道,提高开办效率,实现“就近申请快捷办、线上线下均可办、配套服务打包办、政府买单免费办”。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万余户。四是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全周期”。推动企业开办等5项企业政务服务事项和新生儿出生等8项个人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组织相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了联办机制并编制完成办事指南,13个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已全部上线并开展试运行。
  二、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一是全面实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印发《唐山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实施方案》,企业取得土地手续当天即可一次性拿到立项等全套开工手续,申报材料精简60%,节约跨度用时2个月以上,全市共有31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二是探索实施“承诺即开工”审批改革。印发《关于推行“承诺制”,深化“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企业只需签订承诺书即可直接取得规划、开槽施工许可等开工手续,全市已有47个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三是创新试行“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印发《关于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若干措施》,针对已完成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尚未完成全套施工图设计及图纸审查的一般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实行开槽、地下基础及地上工程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四是率先运行“政府委托评估评价”。印发《关于切实减轻园区企业办理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评价事项负担的实施方案》,将水土保持评估等原由企业自行出资编制的10项评估评价报告,由政府部门统一委托实施并承担相应费用,平均可为每个项目节省报告编制资金10-20万元,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高了审批效率。
  三、打通数字政务“高速路”,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全面激活。一是网上服务全覆盖。全市43个市直部门、19个县(市、区)、228个乡镇(街道)全部入驻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1325个市级事项、21805个县级事项、125988个乡村级事项实现网上可查、可办,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动态可办率全部达到100%。二是掌上办事更便捷。依托“冀时办”APP平台,开通唐山地方频道,将318个便民应用接入“冀时办”APP。同时,创新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幸福唐山”APP并上线运行,汇聚了37个部门、9大类、253项服务,注册用户数已达130万,实现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三是自助办理不打烊。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延伸至乡村两级,累计部署省政务服务终端182台、“一站式服务共享大厅”34台、建行裕农通2826台,覆盖率全省第一。市级政务大厅设立了“365*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体验。四是减证便民再升级。启动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制发系统对接,实现新增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目前,市级368项、县级696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材料已与电子证照建立关联关系,涉及的95类电子证照已全部实现“免提交”。同时,为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我们正在研究起草《唐山市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无证明”事项梳理,力争年底前完成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打造覆盖唐山全域的“无证明城市”。
  四、奏响信用建设“协奏曲”,推动信用唐山迭代升级。一是高位推动,信用建设更“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唐山建设工作,市政府连续两年将“信用唐山”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率先启动信用立法,以良法促善治,护航“信用唐山”建设行稳致远。二是强化监管,信用环境更“有形”。归集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4.9亿条,全省领先。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督促639家相关主体依法退出“黑名单”,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开展全市信用宣传“七进”系列活动1630余次,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氛围日益浓厚。三是搭桥换金,信用信息更“有价”。大力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工作,32.55万家企业入驻平台体系,融资金额达1490.3亿元。开发“政采贷”融资平台,“点对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四是争先创优,信用排名更“有位”。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综合信用监测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从2019年初的第164名大幅提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历史最好成绩全国第2名,实现了市政府确定的“保50争30”的目标任务。迁安、滦州、遵化3个县级市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全部进入前50名。
  五、树牢服务至上“风向标”,推动群众获得感更可持续。一是开门纳谏听民意。每月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邀请各行业、各领域企业代表谈看法、提意见,梳理汇总,整改提升,用实际措施将企业的宝贵意见转化为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实践行动,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二是主动作为暖民心。率先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活动,制定出台108项“政策找人”清单,逐人逐户筛查,主动兑现,相关经验全省推广。创新推出“365*24”等个性化“家人、家事”服务举措,成立帮办、领办队伍,根据需求分类施策,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三是跟踪评价访民情。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并强化结果应用,对每一个“非满意”评价进行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回访,努力实现“零差评”,切实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改革的力度、服务的温度。四是兜底服务解民忧。聚焦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机构设立249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全覆盖,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协调能力、拓宽办理路径,真正让群众办事“有地找”“有人管”“不求人”。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