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 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时间:2017-06-26 13:55:13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作者:
        2017年6月11日,由CIO时代学院与光明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2017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50强授牌”在京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主任孟庆国在活动上发表了题为《智慧城市助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
        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这个话题本身也是个老话题了。对于老话题,我们现在应关注什么?提到智慧城市,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城市这么一个大的研究对象前提下,如何通过智慧的手段使我们的管理更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智慧城市改变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我们先从几个具体的例子看一看,智慧城市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形式,这些新的形式有哪些。简单的举几个例子,作为一个切入。更主要的是第二个方面,即智慧城市带来的三种社会管理范式。
        一、智慧城市改变了社会管理模式
       1.更高效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
        智慧城市的手段越来越便捷性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在波士顿地区经常下雪,城市的主管部门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雪之后1.3万个消防栓如何找到,如何不影响消防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实际上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的话,我们要有专门的人和队伍,投入很高。而智慧城市的理念就变得很容易、很简单。我们能否建立一个动员机制,通过社会化的力量来解决,波士顿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开发一个App,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这个App,然后利用这个App形成一种社会动员的机制,如果你认领完这个消防栓,下雪后可否清扫干净找出它,从而快捷方便地解决消防栓的问题。类似的一些做法已经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包括“随手拍”,这不单单是在交通治理、城市管理,甚至在安全生产,也包括公共服务领域,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质上是智慧城市通过网格化的方式加上更加智能化的终端将社会网络连接起来,使社会形成更好的动员机制参与城市的管理。
         2.更智慧地化解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日本某县与本田公司合作,合作的主要是GPS记录的信息,特别是5万多个刹车的位置信息,这个数据非常重要。感知技术很关键,能否基于GPS信息感知城市里的刹车情况。一个地方有刹车,其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分析,比如说大部分人走到这里都需要刹车,说明什么?是车的问题还是驾驶技术的问题,可能是与道路规划、道路设置有关。我们能否标识得更明确一点或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来减少交通事故。
        3.更深度地支撑管理决策
        在支撑决策方面,智慧城市有很多的用处。比如南方一个城市突然发现人口一下减少30%多,到底背后有什么原因?以前我们很难做到,而现在就变得很容易了。究竟这段时间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的人口减少,还是其他原因,这些人去了哪里,这些都可以做更加精准地分析,这都源于越来越发达的智慧城市管理手段。
        二、基于智慧城市的三种社会管理创新范式
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能否从这些例子背后做个思考,看其背后带来了哪些改变,尤其是社会管理方面,有没有一些规律可以去思考。因此,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将基于智慧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分成三种范式。
        第一种,供给式管理范式。利用这些手段为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我们的管理模式还是传统的方式,政府作为主管部门,社会作为管理对象,我们搭建了很多平台,采取了很多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对社会对象进行有效地管理。我们建构了很多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有管理思想、服务内容,这些管理思想、服务内容是谁作为主体承担,另外这些平台是什么样的平台,我们可以做一个区分。这种模式更多的是政府自己搭建平台,比如搭建政府网站、办事大厅、网络化平台、热线电话、App等,或是政府信息化的部门来做,智慧城市管理部门来做这件事情。这个平台上所运营的东西或放进去的东西,所谓管理业务、服务内容可能也是政府部门,可能是政府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能否有效地将这些业务整合到平台上直接决定着服务的效果。如果业务流程不能整合、信息不能融到平台上来,这样的效果不好,甚至是投入与收益、老百姓获得感相比,平台效果往往不好。这是一类供给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独占性很强,或者说从政府角度出发的,主动权是在政府部门的。
        第二种,合作型的管理和服务范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发现一种合作型的管理和服务范式越来越在我们面前呈现出长足的发展态势,就像在支付宝、微信平台上,这些平台互联网公司纷纷与城市政府合作,代表性的如阿里巴巴与杭州市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与上海市政府、深圳市政府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带来的结果使政府服务转移到这些平台上来,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通过这些服务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基于这种方式所开展的管理范式可能与前面不太一样。至少我们所使用的平台越来越依托于第三方企业化的平台或用户黏性比较强的平台,这些平台的用户体验非常好、用户数量很大,我们都在用,手机上都有。我们将很多的管理和服务嫁接在这种平台上,这不仅能让大家获得更有黏性的服务,让大家的用户体验更好,同时我们也会使管理和服务变得更精准、更有效。服务本身可能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腾讯,其背后还需要政府的业务部门,因此政府的数据、业务必须嵌入到这个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企业搭台,政府唱戏”,这是政府和企业合作的范式。而且就这种范式而言,随着未来的技术演进和改革可能会更进一步地往前发展,甚至会越来越多。与第一种政府平台相比,它更强调管理主体或服务各方之间的互动参与方式,是一种平等的、更有效的、实现参与权利的方式。
        第三种,社会化管理范式。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我们感知的手段越来越发达后,可能也会成为我们智慧城市这个大环境下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社会治理强调社会的协调、公众的参与,在这种技术环境的发展下能更有效地推动这一方面的目标达成。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其实它代表着一个起点,关于一个大型的群众性活动,现场的垃圾能否有效处理。这往往反映了举办方的水平,做得差会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伦敦方面通过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很简单,就相当于一个微博平台,我们看到垃圾随手拍一下,放到指挥中心,然后集中处理。这能快捷地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北京奥运会解决垃圾问题的方式不同,我们通过大批志愿者以及一级动员。这背后它可能取决于一个东西,就是感知技术的发展。因为2008年我们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并未普及,但到2012年慢慢普及了,因此这种模式我们就可以搭建起来了。就像在公共管理中讲的,这个道路坏了,原来都是路政部门去巡查发现问题再解决,且与任何部门、任何人没有关系。而公共管理现在越来越强调协同治理的理念,如果这个路坏了,有家企业愿意将这个路补上,同时就给他一种权力,它的logo便可以印在上面,这样政府不付一分钱、不去一个人,同样可以解决城市的问题。现在就有一种社会化的平台,与波士顿消防栓案例相同。将这一类归纳一下,我们会发现可以更往前走一步。平台是企业化的或社会化的,服务内容可能在很多领域,可能不需要政府的业务部门去参与,或者说政府部门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一种社会动员的机制来参与服务的提供与管理的提供,因此这时的管理主题、服务主题是多元化、社会化的。所以,通过动员机制的建立来实现更加社会化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成为可能,这些可能是因为我们有了智慧城市,我们强调数据的开放。数据开放不是说政府的数据拿出来放到网站上就叫开放,这是最初级的开放,其实还有政府系统开放、政府管理开放,还有政府感知系统的开放。随手拍的东西可以进到你的平台中,你能认可,这本身需要政府开放。如果你随手拍的照片交管部门根本不认可,如何形成社会化的交通管理机制,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开放你的东西,让社会的数据、感知的数据与政府的运作结合在一起,这是更深层次的开放,让大家能够参与的一种开放,而不是被动接受你的数据的一种开放。
        未来我们面对的社会主题可能不单单是自然人、企业,可能还要面对很多的智能体、机器人。进到未来智能社会的时候,那些东西都可以感知我们的社会状态,因此,我们政府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使用这些东西。
        上述三类社会管理范式可以归纳在一起来看,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政府的运作模式所搭建的借助于智慧城市的很多手段和平台来实现的管理和服务,这种服务是政府部门主导的,用户处于被动的角度,政府扮演的是主导、独占的角色,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合作型的,侧重于通过第三方平台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所实现的方式。第三种更强调社会化的方式,需要政府开放,需要社会的动员机制才能建立起来。这些都是我们认识智慧城市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一些基本方向。
         三、智慧城市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在我们逐渐通过这些手段来改变智慧城市、改善社会管理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还要伴随着其他的,包括管理创新等。如果这些东西不能及时跟进,可能会使技术创新面对非常大的阻碍。所以说基于智慧城市带来社会管理创新,随着我们不断地推进,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关注,特别是在上述三种范式不断演进的情况下,所面对的都是一些背后的东西,而不是技术本身。就像对创新的认识一样,对创新的认识如果不到位的话,所带来的挑战,就像“虹吸法案”,汽车在英国诞生了但是遭到了以马车为主的反对,因此,政府就出台了方案“虹吸法案”,什么法案呢?驾驶机动车必须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要在车的前20米拿一个红旗,要给汽车开道,也就意味着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拿红旗人走的速度。就这个方案而言,我们今天看来它没有把握住汽车发展的未来。正因为如此,大英帝国也丧失了它的地位。而欧洲其他国家,如美国崛起。我们今天在谈智慧城市时会面对类似的问题,可能在无意间、不知不觉中心内就会有一个“虹吸法案”,当然我们对这些创新怎么来认识,进而前瞻性地做一些工作,需要大家一起思考,就像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方式,其实在很多地方造成的城市拥堵恰恰也来自共享单车。比如无人驾驶技术,将来在城市中会越来越普及,可能五年、十年、二十年会慢慢普及。这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交通如何管理,我们要不要考驾驶执照,我们的交通事故如何认定,未来的交通管理还是不是这样,警察体系、交通管理的队伍体系、法律法规是不是这样,我们必须要思考、必须要布局。技术本身在进步、在创新,我们的政策、管理、制度能否随之不断地进行调整,至少我们要前瞻性地研究这些问题、思考这些问题,而不至于最后都变成,虽然不是“虹吸法案”,但就像“虹吸法案”一样的行为在阻碍着我们的进步。
        再比如“一号一窗一网”,这边简政放权,这个东西就不给办了,那边同样还要你提供很多证明,该怎么办。我们提出的思路通过证照库建设,通过后台互联互通、共享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恰恰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需要创新,而不是技术层面。同时也包括一些新的管理领域,和以前非常不同,我们该如何应对新的突发性情况。就像前段时间闹病毒,因为发现很多的政府部门出台文件,由于病毒我们的服务暂停办理,这意味着由于这个病毒我们的政府暂停运行。虽然我们有技术上的客观理由,但说不给大家办事了,总归不太合理。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就像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人工智能时代是否真正的到来,是否真的让他们帮我们做任何决定。人工智能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这些机器具备了智能,恰恰是人的思维方式变得像机器一样。
        基于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我们可以谈很多方面,但实际上每个方面都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做深层次的研究,尤其是政府管理、制度、政策要做前瞻性研究,这样才能很好地顺应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能通过智慧城市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获得感,也能让城市更加美好!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