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店至少要去窗口跑三趟,现在只需线上填一次表就可以了,真的太方便了!”日前,尤溪县萍萍餐馆的经营者吴女士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线上申报开办餐饮店,足不出户就办好了开业所需证件。
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要求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去年以来,我省以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准入、准营、迁移、退出等关键环节,实现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化办理,相继推出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及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服务,让企业丝滑“换乘”。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全省共办理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企业注销登记、企业迁移登记等“一件事”9.61万件。“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正以“减法”换“乘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累计减少群众跑动逾几十万次,换来企业获得感倍增。“我们要让每个经营主体都能感受到,在福建做生意就是省心!”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原以为要在迁入地和迁出地来回跑,没想到只需向迁入地提交一次材料就行,还能同步办理企业变更登记、迁入地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迁入地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等事项,真是省心又省力!”近日,龙岩天汇生态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经办人陈女士切身体验到了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服务带来的便利。
以往,企业跨区迁移需在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间多头跑,流程烦琐、耗时较长。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推出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将企业迁移登记与税务、公积金、社保、医保等涉及5部门的9个事项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破解经营主体迁移登记多头跑、多次跑难题。集成事项数据推送同步办结,迁移效率提高57%以上。企业的迁移办理时长从原来的3周缩短至9天。
据悉,我省已构建适用全类型经营主体的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并与福建高院建立协同机制,创新增加破产管理人注销业务场景。企业注销登记所需材料压减50%,办理时间压缩近60%。这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接力赛”,正在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速度。
数字赋能帮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从取号、扫码、刷脸、拍照到办理结束,全程才5分钟,太快了!”在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4层“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刚办理完出租车从业证的谢先生感慨,“现在连身份证都不用带,事情就办好了。”
这是福建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到实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强化改革引领与数字赋能的双轮驱动,持续推动业务高效协同和数据有序共享,致力于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部门协同办”代替“群众来回跑”。
在福州,当地精心设计“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涵盖个人领域的“参保”“就业”“购房”等高频“一件事”、法人领域的“开餐馆”“开诊所”“开校外培训机构”等行业准营集成服务、项目领域的“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一件事”。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背后是多部门环环相扣的紧密配合。以“出生一件事”为例,申请人填报登记表后,平台会根据申请人的需求,从平台上调取数据,并在医院、派出所、医保部门、人社部门、银行等相关部门或机构流转,实现一窗受理、在线联动、即时协同、共享运用、全程管控。据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泽雅介绍,“出生一件事”办理时间从最长62天缩短至6天。
在漳州市,市民陈女士提到自己为准备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的过程,直言方便、省事。她说,不用去政务服务中心打印不动产权证明,也不用到学校排队交材料、填写信息,如今在家里用手机花几分钟就能完成入学报名。
从零散的“事项供给”到组合的“场景服务”,背后是协同服务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健全。据了解,目前福建将需要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手段,对接打通70个省级业务部门、85套业务系统,集成228项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探索融合免申办、跨域办、智能办、承诺办等服务模式,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福建创新开展了“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省份”改革,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次复用”。截至目前,全省已实现医保、社保、公积金、企业注册登记等469个高频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覆盖90%以上政务服务办件。